我比崇祯大一岁

实在闲得疼

首页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超级兵王 篡唐 开艘航母去抗日 重生药王 恶汉 后手 都市特种兵 奸臣 权臣 重生于康熙末年 
我比崇祯大一岁 实在闲得疼 - 我比崇祯大一岁全文阅读 - 我比崇祯大一岁txt下载 - 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八章 根据地大有希望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鳏夫、寡妇组建家庭当然是自觉自愿。

张氏不愿意再婚,黄毅肯定不会勉强。

她是个心细的,撮合蓝进魁、杜翠兰成了一对儿。

齐大山瞧上了孙素珠,俩人也在黄毅的主持下结了婚。

根据地初创,条件简陋,当然办不出像模像样的婚宴。

吃顿烤羊肉,喝点烈酒,就算给成亲的六十几对新人贺喜了。

根据地所有的汉人都有为奴的凄惨经历,如今不但获得了自由民的身份还有了自己的小家,人人憧憬美好的将来。

张氏、齐大山、蓝进魁、刘世富等等都很勤劳。

这段时间一直带领二百几十汉人干活儿,不仅仅把原墩堡的两个老水井淘了出来,还新打了一口水井,搭建了五十几个地窝子。

黄毅要求的公共厕所已经投入使用,当然不是冲水厕所,是比较原始的旱厕。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公共厕所能积攒很多农家肥呢。

何继业、刘世富等等一直在收集肥料,羊粪、马粪已经攒了不少,牛粪不是肥料,是燃料,也是要收集的。

黄毅已经把自己无意中从二零二一年带来的玉米和麦子、稻子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张氏。

并且叮嘱她要亲自打理、种植这些粮食。

黄毅不能肯定买来喂鸽子的粮食是不是转基因农作物,因此无法确定能否发芽。

只能寄希望于这些都是农民自留地留种的。

张氏见黄毅如此重视,理解为这都是黄毅从弗朗机国带回来的良种,顿时觉得责任重大。

她表态会跟刘世富、何继业等等种田好手商量,为了不使一次方法错误导致损失所有的种子。

她会用这些种子一点一点试种,直到找到最适合的时节和方法。

玉米、麦子和稻子而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作物,没啥特殊要求。

见张氏如此认真,黄毅反而担心如果全部是转基因农作物根本不发芽,会严重打击到张氏的积极性。

黄毅想帮帮忙,可惜他不懂种田,只能把手机里下载的有关于种玉米、麦子、稻子的一些常用知识讲解了。

当然,牵涉到现代农业的词汇必须重新措辞,有关于机械种田的内容全部省略。

见张氏听得认真记录得详细,一副战战兢兢的表情。

黄毅更加担心所有种子都是转基因产品,根本不可能发芽,让负责这件事的张氏有负罪感。

为了防范于未然,黄毅事先声明,这些种子漂洋过海而来,时间太久,有可能早就死了。

然张氏不这么认为,她知道种子的生命力强,除非是煮过的,否则不可能全部不发芽。

现代农业没法跟一个古人解释啊!

黄毅只能苦笑,心里也在祈祷,祈祷上苍眷顾,最起码让玉米种子能够发芽。

那些玉米和稻麦都是在大兴安岭风景区游玩时买来喂鸽子的。

黑龙江省是粮食出产大省,猜测售卖的农民不应该是从外地千里迢迢购进。

既然是当地种植的粮食,理所当然是耐寒品种。

张家口的纬度比黑龙江省更加靠近南方,如果这些种子能够发芽,将要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因为纵然玉米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古代产量有限,也能够达到麦子产量的双倍甚至于三四倍。

明末之所以乱成一锅粥,很大原因是饥饿导致。

粮食何其重要!

有多少粮食注定能够养活多少人口。

因此黄毅必须千方百计弄粮食,还得争取弄到的粮食是增量。

用真金白银在张家口购买的粮食肯定不是增量,不会缓解整个汉民族的粮食危机。

但是在张家口外开垦出麦田种出麦子,有多少算多少都是增量。

因为口外原本没有那些田地。

如果根据地大量种植耐寒且产量是麦田三四倍的玉米,不出三年就能够做到“耕一余二”甚至于“耕一余三”。

意味着根据地只需四分之一的家庭种田就能确保吃饱肚子。

四分之三的人口不需要种地可以开矿、冶铁、烧砖瓦、石灰、水泥,还可以把根据地的产出卖到关内、漠北。

最强壮的青少年当然是受教育的战士。

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团体合作,黄毅采取的管理办法类似于后世的建设兵团、人民公社。

事实证明,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公有制更加具备凝聚力。

仅仅是一个半月而已,根据地的大框架已经形成,一个能够容纳二百几十人聚在一起听故事的大屋子也早就搭建好了。

当时汪柏山、齐大山、蓝进魁等等认为有了这个大房子,根据地所有的人都能来这里听家主上课。

谁知变化太快,家主又带回来好几百人。

看来还要再搭建一个更加宽敞的房子。

黄毅不准备发动大家用原木和石头再搭建一个大屋子。

而是让他们尽可能的打井。

盆地特点,地下水丰富。

大冬天的,其他施工难以进行,但是不怎么影响打井。

毕竟冻土层的比例占井的总深度不足百分之五而已。

黄大双、黄大全、何继业等等带领的打井队其实都是在室内施工。

这不是讲笑话,那是黄毅指点他们,在打井的位置搭建一个大蒙古包,跟蒙古人当房子住的蒙古包不同的是门留得大多了。

有了蒙古包,轮番上阵的打井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烤火休息,辛苦程度减轻多了。

打井一样的是为了防范于未然,明末北方旱灾经常发生,黄毅无法得知张家口北会不会闹旱灾。

那条穿过盆地的河流发源于燕山山脉,基本上不会枯竭,但是遭遇旱灾之时,水量肯定大幅下降。

多打一些灌溉井,不靠近河边的田亩提井水浇地,哪怕是几十年一遇的旱灾,也不会造成所有的农田颗粒无收。

井壁用采集的石头垒砌,属于就地取材。

因此打井基本上是花费劳动力成本而已,现在黄毅手里的劳动力特别多,而可干的活儿比较少。

所以组建了二十个打井队,每队十二个青壮年男子外加一个负责做饭的妇女,先在离那条河有点远的地方打出二百个灌溉井再说。

张家口北日照充足,涝灾很少见,旱灾很常见,无霜期足够农作物生长。

只要能够确保灌溉用水,基本上就是丰收在望。

喜欢我比崇祯大一岁请大家收藏:(m.17sct.com)我比崇祯大一岁一起上词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知北游 校园绝品狂徒 快穿:兔崽崽又在病娇心上燎火 直播:贫道真不是修仙啊! 娘娘有药 恶女盛宴 将你私藏心尖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重生逆袭之神医世子妃 我的家族模拟器 惊世医妃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这个日式物语不太冷 星辰之主 超级魂宠师 阴缘人 图书馆店员 季少家的小辣椒飒爆了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白天藏小尾巴晚上被偏执大佬亲哭 
经典收藏 权臣 十龙夺嫡 龙吟晋韵 关于转生当了帅哥这件事 盗机鬼谋 总有歹人想要害朕 穿越做书生 大昏君 与国共武 武唐攻略 初唐棋客 乱明者皇太子 我是109将 大宋世祖 明帝国之雄风再起 乱世之女王成长记 葬元 大秦第一厂公 战争机器人到大明 从一家洋货店开始 
最近更新 超级兵王 篡唐 开艘航母去抗日 重生药王 恶汉 重生之战神吕布 马前卒 红色莫斯科 后手 大魏宫廷 都市特种兵 寒门状元 奸臣 重生在三国 战场合同工 权臣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妻乃上将军 国色生枭 
我比崇祯大一岁 实在闲得疼 - 我比崇祯大一岁txt下载 - 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 - 我比崇祯大一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