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首页 >> 埋葬大清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超级兵王 重生药王 开艘航母去抗日 篡唐 红色莫斯科 重生之战神吕布 恶汉 大魏宫廷 寒门状元 寒门崛起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百四十七章 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麻子到庸挣那时候差不多是两年一饥荒,到了钱聋是差不多三年一饥荒,别说俺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连他大清的那些铁杆庄稼有的也活不下去,结果还有些铁杆庄稼张罗着要复清复明。”

在场的一众生员们都彻底傻眼了。

要说普通百姓张罗着反清复明还能让人接受,可是大清的那些铁杆庄稼居然也能张罗着反清复明?

这踏马不是纯纯的扯犊子嘛!

眼看着一众生员们的脸上写满了不信,朱皇帝却也不以为意,只是呵的笑了一声后说道:“若是不相老丈说的大清时期赋税有多重,你们可以去图书馆里查一位名叫“陆世仪”的官员的笔记。”

‘岁漕江南四百万石,而江南则岁出一千四百万石。四百万石未必尽归朝廷,而一千万石常供官、旗及诸色蠹恶之口腹。’

陆世仪的这段话很好理解:大清规定的“漕粮”正式税额是四百万石,但是老百姓们实际要负担的税额却高达一千四百万石,比之定额足足多出了一千万石,三倍于定额!

因为大清上三旗的老爷以及下五旗的奴才们都需要普通百姓养活,而麻子哥那一家子所谓的“皇族”人口以及八旗老爷们的数量又逐年膨胀,需要更多的财力物力供养,这样一来就肯定要多收银子,偏偏麻子哥又玩了一手“永不加赋”,彻底堵死了加赋的路子。

当然,这点小事儿肯定是难不倒我大清的皇帝和官老爷们的——不能加赋就不加赋,直接搞“税外收费”来补窟窿不就行了?

朱皇帝又接着说道:“除了大清时期的赋税之外,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个词儿叫做养廉银吧?”

众所周知,大清官老爷们的俸禄是比较“微薄”的,一个正一品的内阁大学士一年的工资也不过是一百八十两白银,另外加一百八十斛大米,从四品知府的俸禄是一百零五两白银,加一百零五斛大米,等到正七品的知县,俸禄就只有四十五两白银加外四十五斛大米。

真心“微薄”——凡是看过成书于钱聋年间的《红楼梦》的童鞋们应该都知道,书中的刘姥姥说二十多两银子,够她家用一年。

以刘姥姥为例:刘姥姥家是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包括刘姥姥、刘姥姥的女儿、女婿、外孙子板儿和外孙女青儿,一家生活在京城边上的农村,女婿的祖上是京官,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却也雇有长工,这样一个家庭一年的花销也不过是二十多两银子。

正七品官老爷一年四十五零白银的收入,已经两倍于一个五口之家。

当然,毕竟是官老爷嘛,正七品的县官又是一县之长,手里握着一大堆权利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要说一年只拿四十五两白银的俸禄也确实有点儿颤碜,捞几个小钱花花也算是应有之意。

那么问题来了:大清定下的俸禄不够高却又需要官老爷维持住脸面,所以官老爷们需要捞钱,捞钱就只能往百姓的口袋里伸手,百姓被薅光了活不下去就会造反,百姓一造反又会影响到大清的脸面。

这踏马不成死循环了吗?

为了保证大清的脸面,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庸挣一拍他那光溜溜、能当灯光使的脑门子,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养廉银。

最富庶的两江总督一年发放三万两白银做为养廉银,穷一点儿的四川总督一年也有一万三千两,知府的养廉银根据地域一般是一千五百两到三千两之间,知县的养廉银一般是六百两到两千两百两之间,除此之外,还有火耗等其他收入。

地方的官老爷们能拿到这个数儿,朝廷的官员又能拿到什么?

表面上来看,朝廷的官员只能拿到双倍的工资,然而实际上却不止如此,比如说地方官员要办事,就得先拿钱给部院的尚书等其他朝廷官官,其中公开的项目就有“冰敬”、“炭敬”等。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连清廉的知府干上三年都能有十万两银子,那些不怎么清廉的知府老爷们就更不知道有多少收入了。

朱皇帝又接着说道:“这笔钱是从哪儿来的?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火耗、耗陷,这些又都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是官老爷们自掏腰包,还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搜刮来的?”

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如果需要官老爷们自掏腰包补齐火耗、耗陷,那么带头造反的绝对不会是那些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天地会、洪门之类的,更不会是什么“前明余孽”,而是官老爷们!

眼见一众生员们都陷入了沉思,朱皇帝却只是呵的笑了一声,又对之前嘲讽一众生员的老农说道:“老丈再给这些蠢蛋们说说开荒的事儿?要不然,恐怕这些蠢蛋还以为随便荒地就能耕种。”

老农冷哼一声,咂吧了两口烟袋锅子之后说道:“陛下让俺说,那俺就说说。”

“开荒这种事儿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开好的,它需要全家老老少少一起上阵还需要花上一两年三四年的时候,搞不好还要赔上性命的大事儿。”

“别人不知道,俺可太知道了,因为俺爷爷就是带着俺爹逃难到的崔各庄,他老人家一边给人当佃户、扛长工一边开荒,开了足足三十年才算是开出来十五亩荒地,俺爷爷不到五十就咳血咳起了,俺奶奶也被饿死了。”

说到这儿,老农忽然瞥了一众生员们一眼,问道:“你们知道俺爷爷他老人家为什么一定要开荒地不?”

见一众生员们的脸上挂满了迷茫之色,老农却是呵的笑了一声道:“因为以前都讲究以地看人,你哪怕只有属于你自个儿的半亩地,别人也能把你当个人看,可你要是连半分地都没有,那你就是流民,别人和你打交道都没有意义,因为说不定哪天你就全家饿死了。”

“老汉我姓崔,俺爷爷也姓崔,要不然也不会落在崔各庄,可是我明着告诉你们,在俺爷爷开出那片荒地之前,俺们家在崔各庄就是外人,村子里有个婚丧嫁娶啥的都没人过来知会一声,直到俺爷爷开出来一亩荒地,俺们一家才算是彻底融进了崔各庄。”

“恁这些娃子们也不用寻思着拿钱买地,因为地这个东西对于咱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人愿意卖,就算是有人卖也轮不到你们买。”

听着崔老汉的话,朱皇帝忽然很想笑。

喜欢埋葬大清请大家收藏:(m.17sct.com)埋葬大清一起上词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知北游 沉香豌 重生药王 校园绝品狂徒 墨唐 BOSS别闹 很纯很暧昧 回到明朝当王爷 武道大帝 狼与兄弟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凌天战尊 与千年女鬼同居的日子 一路青云 雷武 红色莫斯科 校园花心高手 大逆之门 修真聊天群 大魏宫廷 
经典收藏 权臣 十龙夺嫡 龙吟晋韵 关于转生当了帅哥这件事 盗机鬼谋 总有歹人想要害朕 穿越做书生 大昏君 与国共武 武唐攻略 初唐棋客 乱明者皇太子 我是109将 大宋世祖 明帝国之雄风再起 蝶与谍 乱世之女王成长记 战争机器人到大明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从一家洋货店开始 
最近更新 超级兵王 重生药王 开艘航母去抗日 篡唐 红色莫斯科 重生之战神吕布 恶汉 马前卒 大魏宫廷 都市特种兵 后手 奸臣 寒门状元 战场合同工 重生在三国 重生于康熙末年 寒门崛起 赤色黎明 三国之席卷天下 庶子风流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