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首页 >> 重生朱棣之子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超级兵王 篡唐 开艘航母去抗日 重生药王 恶汉 重生之战神吕布 马前卒 红色莫斯科 后手 大魏宫廷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 重生朱棣之子全文阅读 - 重生朱棣之子txt下载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傍晚。

武英殿之中,父子两人的对话还在继续。

“爹,孩儿认真调查了此事缘由,认为除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管制之外,还需要提高百姓的生产能力,否则大多数的底层百姓依靠朝廷的预备仓、常平仓与以工代赈,仍然无法对抗灾荒之年。”

朱高煦思索片刻后,郑重其事的回答道。

“本朝预备仓乃是你太祖爷爷独创,为大明的安定贡献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常平仓以及地方上的乡民义仓,岂会无法保障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度过荒年?”朱棣皱眉问道。

他问的并非没有道理,在洪武元年,朱元璋便下诏,令当时的户部尚书杨思义主持在天下各府县建立“预备仓”,贮存粮食,以备灾荒。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之后,大明的预备仓制度逐渐完备,终于出现了史书上记载的情况“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外,府县仓禀蓄积甚丰”。

遇到灾荒后,官府可以将预备仓中的粮食借给百姓度荒,不过等灾年过去后,借出去的粮食百姓要还回去。

于是,大明独创的预备仓为天下的安定,以及恢复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为了在灾荒之年平抑物价,朝廷还专门设置了常平仓。

每年收秋之后,朝廷出钱收购市场上多余的粮食,遇到灾荒之年,平价售出,用来平稳物价,使得底层百姓不至于在灾荒之年无以为继,沦为流民。

为了保障那些无劳动能力的百姓,在灾荒之年不至于饿死,每逢流民增多,朝廷就会下令地方官府开仓赈灾,而开的这个仓便是朝廷在各地组织地方乡民建立的义仓以及预备仓。

另外,为了应对旱灾,朝廷主持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此类工程基本上是官督民造,即史料记载“度工计材,俾父老之习事者董其役。未几二皆成,时其启闭,以禁旱涝。”

除了兴修水利和开仓赈灾以外,大明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主要措施就是以工代赈。

史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崇明及海门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堤”,将灾民附着在工程之上,便可使灾民有事做、有饭吃,不至于为了活命而杀官造反,抢夺粮仓。

由此可见,大明应对灾荒的政策,已经十分完备了,故而朱棣非常不理解朱高煦为何会认为预备仓、常平仓及以工代赈不能让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度过灾荒之年。

“爹,预备仓乃是爷爷创立的天大善政,活民无数,可此制仍存在不足之处。”

朱高煦没有让朱棣久等,直接说出了不足在哪里。

“虽然朝廷出钱买粮,由地方官府建立预备仓储,但是直接管理预备仓的却是乡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从秦汉以后,当朝的官府机构只到县为止,即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因为县之下的乡村教化、查证调停民事纠纷、收税等管理事务,皆要依靠三老负责。”

朱棣知道秦汉时期的三老其实是一个人,并不是三个人。

《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朱高煦接着道:“或许鉴于一人精力有限,故而太祖爷爷设计的预备仓管理制度之中,乡中老人不是一人,而是许多人。当时之所以如此安排,孩儿觉得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是为了实现就近赈济灾民之目的,因为预备仓在各县的东、南、西、北四个位置的乡里皆设有一座,而这四座预备仓远离县衙驻地,当地官员鞭长莫及,让年高笃实民人管理,便合情合理。”(出自《明会典》)

“二是老人熟知乡里情况,当年发生灾荒时,他们便可以协助地方官员,根据本乡各户的不同情况借出预备仓之中的粮食施行赈济,多借一些粮食那些真正贫苦的百姓,实现预备仓的最大功用。”

“三是老人在灾荒平息后,可以准确的从各户收回从预备仓借出去的粮食,以此实现预备仓存粮的循环。”

朱高煦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严肃的道。

“即便老人皆是乡中年龄大、有威望的乡绅或地主,可只要是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私心杂念,于是便导致预备仓经常出现粮食腐烂,或发生火灾、被人偷盗等意外情况。”

朱棣闻言之后,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知道朱高煦不会信口开河,所言必然是有事实依据支持。

“你觉得,将各地的预备仓转移到县城之中,仍由乡中老人轮流管理如何?”

朱棣严肃的问道。

“目前,乡中老人之所以大多能秉公办事,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的道德与威望,另一方面他们身处乡村,其日常举动乡民皆看在眼中,如此一来,他们在管理预备仓时便会有所顾忌。”

朱高煦寻思了一会儿之后,恭声说道。

“因此,若将预备仓搬离乡村,乡民便无法起到监督乡中老人的作用。”

听了朱高煦的分析,朱棣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若指望乡中老人用道德标准约束私心杂念,无异于做白日梦。

若把预备仓搬入县城之中,时日一久,必然会出现乡中老人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编造虚假户籍,贪墨救灾粮食的情况。

朱棣相信,在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只怕会有乡中老人将预备仓房侵占成为个人私产。

而那些乡中老人贪墨预备仓里的粮食后,必会想方设法的把亏空落在乡民头上。

到时候就会出现恶性循环,百姓还不起粮食而引发预备仓的粮食减少,这将导致灾年无法有效赈济百姓,于是乎灾情变得难以遏制,而百姓更加还不起粮食。

“高煦,你有何建议?”

朱棣一时间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开口询问道。

历史上,就是他下令将预备仓搬离乡村,迁入了县城之中,三十多年后便大量出现了乡中老人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的情况。

“孩儿的建议是尽快建立皇家银行,让其发挥作用。”

朱高煦恭声道。

喜欢重生朱棣之子请大家收藏:(m.17sct.com)重生朱棣之子一起上词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知北游 我在神诡世界加点成神 快穿:兔崽崽又在病娇心上燎火 九天剑主 直播:贫道真不是修仙啊!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娘娘有药 恶女盛宴 将你私藏心尖 重生空间之光荣年代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万古大帝 校园绝品狂徒 执手看天下 重生逆袭之神医世子妃 大隋国师 我的家族模拟器 惊世医妃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中华第一帝国 
经典收藏 权臣 十龙夺嫡 龙吟晋韵 关于转生当了帅哥这件事 盗机鬼谋 总有歹人想要害朕 穿越做书生 大昏君 与国共武 武唐攻略 初唐棋客 乱明者皇太子 我是109将 大宋世祖 明帝国之雄风再起 蝶与谍 乱世之女王成长记 葬元 大秦咸鱼养成,开局绑定少年嬴政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最近更新 超级兵王 篡唐 开艘航母去抗日 重生药王 恶汉 重生之战神吕布 马前卒 红色莫斯科 后手 都市特种兵 大魏宫廷 寒门状元 奸臣 重生在三国 寒门崛起 战场合同工 权臣 重生于康熙末年 大明官 刑徒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 重生朱棣之子txt下载 - 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 重生朱棣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